【知识点滴】子弟书《子弟书和子弟书作家》
【子弟书资料】
清代曲种。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故名。曾流行于华北、东北等地区。子弟书渊源于清代军中流行的巫歌、俗曲。清代初年,大批旗籍子弟远戍边关,常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满族萨满教的巫歌“单鼓词”的曲调,配以八角鼓击节,编词演唱,借以抒发怀乡思归的心情,或反映军中时事以为娱乐。这类演唱,通称为“八旗子弟乐”,后来传入北京。约在乾隆初年,北京的一些旗籍子弟以此种曲调为基础,参照民间鼓词的形式,创造出一种以七言为体、没有说白、以叙述故事为主
【说书唱戏】子弟书《合钵》之嗟儿
闲评今古细详参,哀乐人生事不全。
蔡阮有诗悲志士,绣闺每自叹红颜。
生前死后凭谁问,饮恨离忧未可言。
欲遣寂寥追往迹,演一回雷峰塔下旧姻缘。
头回:嗟儿
小青儿忽听房内哭声惨,慌忙移步至窗前。
见许宣低眉合眼在床前立,白娘子神气昏迷似软瘫。
又见那紫金钵盂在空中舞,小比一拳重似泰山。
就知是许郎请佛来降怪,不由得怒气填胸把眼都瞪圆。
恶狠狠手持宝剑将许宣奔,白娘子连忙地摆手望死里拦。
说这也不干官人事,这都是金山的和尚把他来撺。
也是
【说书唱戏】子弟书《灯下劝夫》(张筱轩)
卸残妆的这位小佳人儿正早要她安眠,这才思想起糊涂的个丈夫她好心烦。
这位佳人关上了屋门她就要安寝呐,铺上了她的被褥,撂下了她的门帘。
先打点我丈夫让他安歇睡,小佳人儿她绾绾青丝装袋烟。
眼望着丈夫,咳!长吁我短叹,勉强着带了一点儿笑尊了一声我的夫男。
想人家辈辈为官都是陪王伴驾,他们都是智广才高、文武双全。
你也是个顶天立地的你可真可称是男子汉,可就谁又想你幼而这失学你懒念书篇。
你也不懂得三纲五常仁义智信,礼义廉耻孝为先。
你这净讲究好
【说书唱戏】子弟书《集锦书目》(爱新觉罗·奕赓(鹤侣主人))
有一个《风流词客》家住《高老庄》,一心要往《游武庙》内《庄氏降香》。
转过了《长坂坡》儿前来至《蜈蚣岭》,《走岭子》《党人碑》一过到了《望乡》。
前面有《淤泥河》儿《桃花岸》,老渔翁在《石头记》上独钓寒江。
新《长亭》紧对着《旧院池馆》,《下河南》在《凤仪亭》上暂且歇凉。
那《拿螃蟹》的人儿《渔家乐》,《花木兰》里面蓼花香。
舟子《藏舟》在《梅花坞>,《俏东风》刮来阵阵凉。
《先生叹》说人生痴梦耳,《长随叹》说笑他
【知识点滴】一篇不可多得的相声史料——略谈“子弟书”《风流词客》(侯宝林、薛宝琨、汪景寿、李万鹏)
一、年代的考证
《风流词客》是记述相声艺人马麻子作艺活动的鼓词,共三回,属于“子弟书”的一种。据傅惜华《子弟书总目》载:
《风流词客》三回,作者无考。《百本张子弟书目录》著录;注云:“相声麻子。笑。三回。一吊二。”《中国俗曲总目录稿》页五二七著录。《集锦书目》第一句曰:“有一个风流词客住高老庄。”《车王府钞本》,北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