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知识点滴】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(二)
11、京剧名家唐韵笙
《八大改行》里提到南麒北马关外唐,关外唐就是唐韵笙。
唐韵笙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生于1902年,卒于1971年,原名石斌魁,满族,原籍沈阳(有资料说是福建人)。本姓石,幼年流落街头,被河北梆子演员金刚钻的琴师杨景云受为义子,遂入天津“小四喜”科班学艺,取名唐韵笙。主演文武老生,兼演红生,为红生三大流派之一。戏路宽博。先后随师在山东、河北、上海、东北等地演出。30年代开始在东北享有
【知识点滴】相声段子中的学问典故(一)
1、云遮月的嗓子
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。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。这种嗓音,开始听来似觉干涩,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,使人感到韵味醇厚,潜力无穷,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。谭鑫培、余叔岩、杨宝森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
2、京剧界国家承认的只有两位艺术大师
郭德刚先生提到,国家承认的京剧艺术大师只有两位。文化部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
【说书唱戏】相声民俗:传统相声中的一些说法儿(二)
二十一、满汉全席
听名字就知道是清朝开始兴的,源于康熙年间,原来是官席,只在宫里和官府中用。乾隆嘉靖时期传入民间。一说全席有热菜134道、48冷盘还有各式点心。到底多少道菜,说法不一,但总之一共200多样是有的。近年听说有些个洋人,集资在北京请人做过一次满汉全席,吃了将近一星期才吃完,要我说纯粹是吃饱了撑的。
二十二、私塾
【说书唱戏】相声民俗:传统相声中的一些说法儿(一)
爱听传统相声,但里边一些说法儿和名词儿搞不懂,也就更好奇。最近搞到几本儿书,借的,把一些有关的说法综合起来简述一下,请大家参考、指教。因为是几本书,打字也烦,无法全部原文征引了就。
一、开脸
在《姚家井》里边提到。指旧时婚礼前后为新娘修饰梳妆脸面,用细线绞掉额头、脸颊和脖子上的绒毛,多由公婆、丈夫、子女齐全的的“全福人”操作,标志着新娘由姑娘转成媳妇。山东有的地方
【说书唱戏】相声民俗:传统相声中的趣联
趣联者,对偶文字之戏作也,然能熔知识、文学,娱乐与一炉。趣联多见于旧京传统相声之名段,诸如单口相声《解学士》、对口相声《对对联》等,其中不乏佳作,诙谐幽默,闻者无不拍案、捧腹、呛茶、喷饭或大叫“玩邪的”!趣联之内容、形式繁多:
利用文字声韵相近而成为绕口令形式的,例如:
妞妞哄牛,牛拧妞妞拧牛;
妈妈骑马,马慢妈妈骂马。
又如:
姥姥买酪,酪落姥姥捞酪;